青楼之所以能够长存,是因为社会对它有着实际需求,同时也有源源不断的女子流入这个行业。既然青楼如此“肮脏”,为何仍有许多人趋之若鹜?这背后有多重社会现实因素,而青楼女子的来源也因此各不相同。
第一类青楼女子,主要来自贫困家庭。即使是在繁荣的唐朝,社会上依然存在贫困人家。由于古代女子社会地位低下,再加上家庭极端贫困,许多父母无奈之下,选择将女儿卖入青楼以换取生活费。一般青楼会根据女子的容貌来定价,长得漂亮的自然价格高昂,容貌平庸甚至难以出售。无论如何,贫苦人家在生存压力面前,首选便是卖女儿——或作为奴婢进富贵人家,或入青楼当妓。
第二类青楼女子,则是那些遭遇家庭巨变的女子。比如家中有人犯罪,古代实行连坐法,普通女子可能面临被处死、被充官妓、发配为奴或进入青楼的命运。这些女子通常从小生活优渥,容貌出众,因此成为青楼里的头牌花魁,价格自然不菲。那么,古代人们进青楼消费到底需要花费多少银子?换算成现代货币,又值多少钱呢?
根据史料记载,一般人进入青楼,至少得花十两银子作为起步价。仅仅是入门喝酒、欣赏表演,这十两银子就是基本消费。别看十两银子数量不多,其实际价值却相当高。在宋朝,一两银子折合成铜钱约为一贯,而一贯铜钱为一千文。南宋物价高涨时,一石米的价格约为六贯钱,而一石约合59公斤。换算下来,十两银子可以买到近两石米。
以今天的米价粗算,一公斤米约五元,一石米大约300元,十两银子的价值相当于500元左右。乍一听,500元买一次文娱消费似乎不算贵,但古代物价远低于现代,这500元的购买力相当强劲,足够一个普通家庭支撑很长时间。
因此,这样的价格,普通百姓自然消费不起。且这只是入门费,若想找女子陪伴,还得额外花钱。想与花魁共度时光,花费更是天价。史书记载,唐朝永宁相府一公子哥为见长安名歌姬“天水仙哥”,光送礼物就花费了100两银子。然而,他最终还未看清美人真容,便被对方无情抛弃。这足见花魁价值之高——100两银子对普通百姓来说,等同于数年生活费,却仅仅换来与花魁短暂见面的机会,且还可能碰壁。
由此可见,古代青楼女子虽然被世人唾弃,称她们不事生产,身穿华服绫罗,但她们的赚钱能力是普通人难以望其项背的。人们一方面厌恶她们,另一方面又消费不起她们。
当然,对于权贵富商来说,100两银子算不了什么,他们进青楼挥金如土,毫不吝啬。古代王公贵族更甚,拿着平民纳税的钱肆意消费,过着奢靡生活。对比之下,正如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那句古语,有人沉溺奢华消费,有人却为生计挣扎,甚至卖女儿求生存,这正是封建社会的深刻悲哀。
从消费者的角度看,古代青楼女子应当极具价值,毕竟青楼被称为“销金窟”,没有钱根本进不了门。然而,她们所从事的“皮肉生意”被当时礼教极力摒弃,被视为最不光彩的职业,甚至与她们沾边的人也被人厌恶和排斥。
所以,古代青楼女子表面风光艳丽,貌美如花,能够引得富家子弟大手笔消费,但她们背后却一无所有,命运完全不由自己掌控。年华逝去,容颜凋零,她们的价值瞬间归零。毕竟,她们不过是商品,一旦失去市场价值,一切荣华不过是镜花水月,令人唏嘘怜悯。
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